電動滑板錦標賽是一項全新賽事,目標是把電動滑板車納入賽車運動中並加以規範與制度化,發起人都曾參在賽車事業參與不同角色,像是熱衷賽車運動的運動營銷公司The Sports Marketing Group聯合創辦人Hrag Sarkissian、黎巴嫩裔一級方程式(F1)評述員Khalil Beschir都是比賽發起人,他們邀請得巴西電動方程式車手Lucas di Grassi,以及曾效力威廉士車隊的前一級方程式車手Alexander Wurz擔任比賽大使,車輛相關技術供應則由威廉士車隊旗下的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負責,開發出比賽專用的電動滑板車S1-X,並交由曾參與製作LMP1原型賽車的義大利賽車科技公司ycom來製作。

比賽的車輛使用碳纖製造車身,車高1160mm,前後輪軸距為1192mm,前後輪各配置一個6kW的電動馬達,電池容量為1320Wh,車重為40kg,最高時速可達100km/h,所有的比賽車輛均具有行車數據紀錄,通過藍牙向電腦發送數據。

2022年參與錦標賽共有十支車隊,每隊必須派出三位車手,比賽不分性別男女可以同場較勁,賽事採用分組晉級淘汰制,最後十二強分為兩場準決賽,前三名進入決賽。

第一屆錦標賽共有六站,前五站在歐洲,最後一站則在美國。日前首站在倫敦Surrey Quays的碼頭區內揭幕,決賽的六位車手一字排開從室內出發,經室外全長470米、 共有十二個彎的賽道進行九圈比賽,最後由PLYR:1車隊瑞士車手Matis Neyroud勝出,下站將轉戰瑞士Sion。

正當台灣還在視電動滑板車為交通毒瘤,要如何好好納入管理時,歐洲城市的電動滑板車早已大行其道,甚至成為新興的賽車運動項目,The Verge直言,電動滑板錦標賽跟電動方程式一樣,舉辦eSC的背後意義,並非單純試驗電動車性能,而是透過街道賽,推廣以潔淨能源取代傳統燃油,以及綠色城市規劃,尤其近年來新冠肺炎疫症令人意識到,應盡量避免乘搭擠擁的公共交通工具,電動滑板車或成為交通新選擇。

By 老貓

人稱老貓,原本服務於交通界,其後轉往織品界製作摩托車手套,喜好各種新奇的事物。

發表迴響